当前位置:梦玉>都市言情>重生七零嫁给全村第一硬汉> 第223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23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(1 / 2)

顾钊一行人迅速找到看到箩里挑着麻袋的老乡。 老乡发现孩子是真丢了后,很是愧疚,道,“早知道当时我留意一下,和他们说两句话也好。” “他们几个人?”顾钊问。 “两个人。” “往哪边去了?”顾钊问。 “我也不太清楚。这条路走过去,一直往前是灵溪公社;往山里走,能翻到山那边,那边都是我们县城,是隔壁省了。” 红旗镇两面环山,右边是高山,阳光一出来,将山顶照得金光闪闪,人们见此情景,称呼这山为金子峰。 金子峰毗邻桂省,这山翻过去,再过一条江就是桂省全县。 山上树木面积极广,虽大家都在山里砍柴、扫落叶回家烧火,路上没什么荆棘和矮小灌木,路也算宽敞,但若他们真将孩子挑入这山里,寻找起来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 “我觉得他们肯定走不远。三个孩子,加起来一百多斤,再有力气的人挑起来都要点力气。现在肯定还在山里某个地方!” 老乡像模像样地推测道,“若想找到孩子,咱们重点之重就是堵住出去出省的路,然后咱们把这个山翻一遍,不信找不到。” 顾钊俊朗眉峰冷蹙,他知道要翻一遍山,但他们现在力量太少了。 他们几个人,怎么找人? “顾老板,你看那边……” “来了好多人……” “他们都往我们这边过来,是来帮我们找孩子的吗?” 几人迷茫无助中,突然看到很多人密密麻麻从河那边冲过来。 过来的人,有的手上扛着没点燃的火把,还有些手上揣着手电筒。 一副好似要打持久战的模样。 顾钊惊讶,有些摸不着头脑。 自由市场这边的人愿意帮忙,是因为他们在一起做生意久了,一起相互扶持。 这些人,他有自知之明,没这么大面子。 “小顾同志!我们来了!” 派出所同志冲过来,握着顾钊的手,道,“我们会全力追击罪犯,将孩子救出来。” 之前顾钊帮他们破了不少案子,不管从人情还是职责上,他们都要全力以赴! 听顾钊媳妇报案提供的线索,他们有种感觉,之前那些丢孩子的案子,那些人贩子,极有可能会被他们一网打尽。 没办法,顾钊这家伙,好似有破案潜质一样,只要他参与的案子,他们总能很快破掉。 顾钊感激点头,些许不惑地问,“老陈,这些村民,是你们所里发动的吗?” “他们?”老陈一口否定,道,“他们是自愿的。你媳妇在县广播站,播放一则寻人启事,请大家一起帮忙寻找孩子。” 他媳妇? 他媳妇啥时候混入了县广播站? 还能用县广播站的寻求帮助? 他家阿宁的社交这么牛了? “广播现在还在放呢,只不过我们现在在山上,听不到。” “但有一件事肯定是对的,人多力量大!出来寻找的人越多,犯罪分子越害怕!”老陈道,“不用管他们,他们都是自愿的。若有发现,他们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们。” “……”顾钊,现在民风都这么淳朴了?大家都这么团结了? 顾钊心头感动,等找到顾凯他们三个,他一定要第一时间和舒宁分享。 媳妇儿,你看! 我们这人真好! 你没嫁错地方! 此刻他媳妇正在县广播站,站长正在和她聊天。 “舒同志,上次你投的稿子,我给改了一下,你看如何?” 舒宁往稿子上瞄了一眼,站长改的都是错别字,和有些语句。 一般下面来的稿子,领导为了彰显地位和权利,都会修改一些。 “站长,稿子被你这么一改,一下就有灵性了。这两词,改了后比我之前写的,用词准确了很多!谢谢您,看完您修改的稿子,我大受裨益!” 舒宁没多废话,直接上一顿彩虹屁。 这些话,让站长非常受用,问,“你放心,平时咱们广播,是不能播放这些。但今天的事,非常严重,我们会全力配合你。希望尽早抓到拐卖儿童的犯罪嫌疑人。” 舒宁现在关心的就只有这个,连连表示感谢,然后道别,“谢谢站长!等找到我家小叔子和小姑子们,我定带我家男人来感谢您。” “我现在得回去看看情况了。” “去吧,去吧!有消息,就告诉我们!” “好。” 待舒宁离开后,广播站的同志有些担忧看着站长,道,“站长,咱们这样播放,会不会被领导批评!” “咱们播放新闻,提醒大家看好小孩,有什么大问题?”站长反问,然后严肃地和小同志道,“你看过舒宁同志的稿子,就应该知道,她在写通讯稿上非常有天赋,她这样的人,咱们能交好就交好。毕竟,你也写不出她这样有水平的稿子。” “……”小同志细细一想,只想给舒宁点个赞,今日他们播放的这条寻人启事,确实很高明。 舒宁从广播站出来的时候,广播里依然播放着她临时写一篇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,打击人口贩卖违法活动迫在眉睫,刻不容缓!》的通讯稿。 “近半年来,我站通过公安部门数据,我县妇女儿童失踪案件,高达十余件,平均一个月就有两个以上孩子或妇女失踪,给社员家庭造成极大伤害!” “为了维护妇女孩童权益,公安部门呼吁所有人,保护自己家庭妇女和孩童的人生安全,不要单独出行!若发现有人不见,请第一时间报警。” “今日下午,咱们镇上就不幸出现了三个孩童失踪的事件。孩童家长现在万分悲伤,请求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帮忙一起寻找孩子。只要找到孩子,酬谢一百元一人!” 新闻稿又连播了三遍。 “真的吗?找到要给孩子一百块?” “这广播都说了,还有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